焚風

2010121210:00

焚風
焚風(FOEHN)定義
焚風是空氣〈氣流〉所含水氣相當多,往山坡爬升並在向風面下雨待爬過山脈,在背風面往下衝〈下沉〉,因為低層壓力增加,下衝氣流容積被壓縮增加溫度所形成的熱風。
一種氣流通過山嶺、山脈沿山背風面下沉,因絕熱壓縮而成的乾暖風,它是伴隨空氣溫度相對較高、乾燥,相對濕度很低〈經常低於40﹪〉的熱風稱為焚風。全世界很多地區都有焚風,但名詞並不一樣,例如美國中部洛磯山東部山腳下〈Boulden Colarodo〉沿山脈下衝的焚風,當地稱為欽諾克風(Chinok),印地安語稱為融雪風。
如何形成
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出現下沉運動造成的。從氣象學上講,某一團空氣從地面升到高空,每升高1000米,溫度平均要下降6.5℃;相反,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的時候,每下降1000米,溫度約平均升高6.5℃。換句話說,當空氣從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就會升高20℃以上,會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產生「焚風」的原因。   
台灣的焚風
要生成焚風其條件是自低層到高層的高空風很強大且風向與中央山脈的交角很大,即風向垂直於中央山脈之風分量要很大,要形成風速很大,與中央山脈幾乎垂直而且水氣多具有這些條件的主要是颱風。當颱風在台灣近海活動期間,均會造成與中央山脈交角很大的氣流,越過山脈在背風面形成焚風
台灣東部的焚風特別多,主要原因是台灣東方近海的颱風活動比較多,未登陸前颱風的強度大,台灣自低層到高層吹強烈西北風的頻率比較多。
焚風的災害
焚風具有乾燥及高溫之特性乃造成對農作物之傷害,農作物因熱及其所含水汽快速被蒸發而枯萎死亡,同時亦可能觸發森林大火,災害相當大。其所 帶來的災害,會使果木和農作物乾枯,降低產量,使森林和村鎮的火災蔓延並造成損失。十九世紀,阿爾卑斯山北坡幾場著名的大火災,都是發生在焚風盛行時期的。焚風在高山地區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氾濫;有時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適宜,強勁的焚風又可造成局部風災,颳走山間農舍屋頂,吹倒莊稼,拔起樹木,傷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隻發生事故。


焚風
焚風的概念
  焚風(Föhn wind)是出現在山脈背面,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範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幹熱的一種地方性。焚風往往以陣風形式出現,從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風這個名稱來自拉丁語中的favonius(溫暖的西風),德語中演變為Föhn,最早主要用來指越過阿爾卑斯山後在德國奧地利谷地變得幹熱的氣流

焚風的別名
  在世界各地山脈幾乎都有類似的風,對類似的現象還有類似的地區性的稱呼,比如在智利安第斯山脈這樣的焚風被稱為帕爾希風(Puelche),在阿根廷同樣的焚風被稱為Zonda,美國洛磯山脈東側的焚風叫欽諾克風(Chinook),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被稱為聖安娜風(Santa Ana),在墨西哥被稱為倉裘風(Chanduy)。此外在其他許多地區還有許多不同的稱呼。
  布拉風是一種類似焚風的冷風,布拉風的名字來源於克羅地亞黑山愛琴海岸。


分佈與作用

  一般來說,在中緯度相對高度不低於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會出現焚風現象,甚至更低的山地也會產生焚風效應。1956年11月13、14日太行山東麓石家莊氣象站曾觀測到在短時間內氣溫升高10.9℃的焚風現象。焚風可以促進春雪消融,作物早熟;同時,也易引起森林火災乾旱自然災害
  “焚風”在世界很多山區都能見到,但以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洛磯山,原蘇聯的高加索最為有名。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裏,白天溫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乾燥,經常發生火災。強烈的焚風吹起來,能使樹木的葉片焦枯,土地龜裂,造成嚴重旱災。
  焚風有時也能給人們帶來益處。北美的洛磯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不要多久,積雪會全部融化,大地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把它稱為“吃雪者”。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所以原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乾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風”。
  在中國,焚風地區也到處可見,但不如上述地區明顯。如天山南北、秦嶺腳下、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大小興安嶺、太行山下、皖南山區都能見到其蹤跡。

焚風的形成

  焚風是如何形成的呢?氣象專家介紹,焚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它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後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攝氏度。這就是說,當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攝氏度以上,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焚風”產生的原因。上面提到的臺灣台東市焚風,它的形成就是西南氣流在越過中央山脈後,濕氣遭到阻擋,水汽蒸發從而形成了幹熱的焚風。

造成的災害

  焚風的害處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農作物乾枯,降低產量,使森林和村鎮的火災蔓延並造成損失。十九世紀,阿爾卑斯山北坡幾場著名的大火災,都是發生在焚風盛行時期的。焚風在高山地區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氾濫;有時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適宜,強勁的焚風又可造成局部風災,刮走山間農舍屋頂,吹倒莊稼,拔起樹木,傷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隻發生事故。
  2002年11月14日夜間,焚風在奧地利部分地區形成強烈風暴,並以高達160公里的時速襲擊了所有農田和村莊。焚風暴所過之處,數百棟民房屋頂被風刮跑或壓垮,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或折斷,電力供應和電話通訊中斷,公路鐵路交通受阻。此次焚風造成二人喪生,以及數百萬歐元經濟損失。
  2004年5月11日,臺灣的台東市刮起焚風,40.2攝氏度的高溫創下了台東百年紀錄。當日中午12時57分,台東市區突然刮起強烈的焚風,室內外溫度如烤箱般急速上升。至13時14分,氣溫飆升到40.2攝氏度,當地居民苦不堪言。有些民眾打開冷氣,躲在屋內,有些民眾帶著小孩,跑到郊外清澈的溪流裏消暑。農民們更是叫苦連天,因為最怕熱的荖葉和茶樹在勁吹的焚風中慢慢枯萎。
  在高山地區,焚風還會造成融雪,使上游河谷洪水氾濫,有時還會導致雪崩。

  此外,焚風天氣出現時,許多人會出現不適症狀,如疲倦、抑鬱、頭痛、脾氣暴躁、心悸和浮腫等。醫學氣象學家認為,這是由焚風的幹熱特性以及大氣電特性的變化對人體影響引起的。當然,焚風有時也能帶來益處。如北美的洛磯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積雪很快消融,雪水使大地長滿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把焚風稱為“吃雪者”。一些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如前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便把焚風稱為“玉蜀黍風”。
熱力學理論解釋

  按照熱力學理論焚風與其他風一樣是由於氣壓不同而形成的,山背風面的氣壓低。在迎風面空氣上升,溫度幹絕熱下降(隨氣壓的下降溫度下降,熱量不散發),這個下降速度約為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1攝氏度。當氣溫下降到露點時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在這種情況下空氣繼續上升就開始進入濕絕熱降溫的過程了。在這個過程中水不斷凝結出來,而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100%。這個過程中氣溫下降的速度為約0.6度/100米。凝結出來的水在山的迎風面形成雲,假如空氣繼續不斷上升會產生雨和雪。從山的背風面看上去可以看到山脊上形成一堵雲牆,而它的後面則是藍天。假如焚風非常強的話,也有可能將降雨區帶道背風面。
  在山脊背後空氣開始下降,按照這個理論空氣下降的原因是山兩邊的氣壓差。在下降過程中空氣隔熱升溫(隨氣壓上升而溫度上升,不吸收熱),但由於空氣的相對濕度隨溫度上升而下降,這個升溫過程完全是幹的,沒有水蒸發的過程,因此升溫的速度是1度/100米,比空氣在迎風面上升時要高。同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不斷降低,造成了乾燥的熱風。
  熱力學理論的缺陷
   熱力學理論非常形象地解釋了焚風形成的原因,因此它也常常被列入教科書中。但是這個理論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
  1. 有時焚風在迎風面沒有形成降水的情況下也會形成;
  2. 有時迎風面上升的空氣並不是在背風面下降的空氣,有時迎風面上升的空氣甚至會流回。

  此外熱空氣下降也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事
動力學理論解釋

  雖然空氣是氣體,但是有時空氣也顯示出液體的特性。在許多情況下空氣中會形成大氣波。大氣波是許多不同的力,比如大氣壓力差、寇里奧利力、引力和阻力相互影響造成的。在許多大氣不穩定狀態下會有大氣波產生。今天對焚風的解釋主要是一個流體力學的動態學理論。
  福祿數
   最好的焚風的解釋是一個三維的流體力學模型,在這個模型裏山谷起一個重要的作用。山谷造成的橫向的壓縮對於焚風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
  在這個模型中福祿數F是一個關鍵的資料。這個數體現出一個流體系統中慣性力與重力之間的關係。
  • F=1的流體稱為臨界流,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地形波的可能性非常高
  • F<1的流體稱為亞臨界流,氣流無法越過障礙物
  • F>1的流體稱為超臨界流,氣流沒有大的震盪就可以越過障礙物
  1. 亞臨界流裏的慣性力占支配地位,在障礙物前流體升高,流速降低,流體的動力能轉化為勢能。流體越過障礙物後勢能又回轉為動能,流體的流速沿障礙物向下加快
  2. 超臨界流裏流體在障礙物上方被壓縮,流體的流速因此加快,它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在越過障礙物後它的動能回轉為勢能
  假如氣流獲得足夠的加速度,以及阻擋氣流的障礙物足夠大,所以氣流被足夠強地壓縮的話,那麼本來的亞臨界流可以變成超臨界流,在障礙物的背風面這個超臨界流就會以極高的速度沖下山坡。沖下山坡後它會遇到山坡下本來處於亞臨界流的氣流,從而又轉變為亞臨界流,這個轉變是一個斷續過程,在超臨界流和亞臨界流之間會造成激波。這個激波現象實際上每個人都觀察到過:水龍頭裏的水高速衝擊到面盆裏後會以超臨界流的方式向四方沖流,這個沖流是相當平的,其中幾乎沒有漩渦。但是沖到了一定的距離後它會遇到周圍的亞臨界流流體,造成一個幾乎圓形的激波,這個激波里有非常激烈的漩渦。大氣裏的氣流也是這樣的。不同的是,水流在從超臨界流過渡到亞臨界流時會將其動能施放為熱能,而氣流則保存這個動能,將它轉化為內能。刮焚風的時候可以測量到與上述水龍頭的例子相似的漩渦,說明在刮焚風時地確有超臨界流存在。
  駐波
  山等地面障礙物可以在大氣中導致地形波。地形波是一種重力波。假如在高空有比較密集的氣流(比如因為山的影響),它們會受重力影響下沉,由於慣性的作用會下沉到周圍空氣比它密集的地方,這樣它會受浮力上升,又由於慣性的作用上浮到周圍空氣比它疏散的地方,再次下沉。這樣的地形波的三維形狀不變,但波內的氣流是在不斷流動的,因此它是一種駐波。
  缺口動態
  缺口動態是焚風中的一個關鍵元素。假如一座山脈的山脊到處一樣高的話,那麼這個問題是一個二維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有強的焚風的山脈比如卡斯凱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通風的山谷。假如氣流的福祿數不足以使得氣流越過山脊的話,那麼氣流會通過這些山谷流過。
  今天的解釋焚風是這樣的:一開始的時候在山脈的兩側和周圍的氣象條件是一個幾乎平行的逆溫氣象。一個低壓靠近山脈的一側(背風側),開始吸引山脈這一側的地面冷空氣,並通過山谷吸引迎風側的地面冷空氣和山上的熱空氣。山谷裏的氣流速度不斷提高。假如低壓的吸引力足夠強的話,那麼在山谷周圍遲早會形成超臨界流,山谷對氣流的壓縮更加加強這個效應。很快山谷裏的氣流就達到了其最高速度。上方的熱空氣也被吸引下沉,在背風的山坡上會形成超臨界流。這個效應不斷向山脊擴展,最後整個山脊上都會形成超臨界流。焚風從山谷開始,擴展到整個山脊。












焚風(Foehn)
大規模的氣流遇山被迫抬升且翻山越嶺後,下山的氣流變成乾燥而高溫的風稱「焚風」。這種乾熱的風,在台灣有多種的名稱,如「火燒風」、「麒麟風」、「東霸風」等。
會形成乾熱的風,原因是暖濕的氣流在迎風面爬升過程中,氣流從低處以濕絕熱遞減率,每爬升100公尺,氣溫會下降0.5℃,所以,隨著爬升溫度降低而凝結變成雨水,降落在迎風山坡,若山的高度為2000公尺,平地氣溫為30℃,那麼,到達山頂的空氣就變成比未爬升前的空氣乾燥且溫度降為20℃,這團空氣越過山頂後滑下山的時候,卻會以乾絕熱遞增率,每下沉100公尺升高1℃,所以滑到2000公尺的山下,20℃的空氣就變成40℃,果樹草木受到這種強而乾熱的風吹襲,就容易嚴重失水而迅速枯萎,好像被火燒過一般。
如民國83年8月8日凌晨將近半夜一點時,台東成功發生的焚風﹐氣溫就高達39.1℃。

為什麼山區會出現焚風?
“焚風”,顧名思義,就是火一樣的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為什麼山區會出現焚風呢?這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出現下沉運動造成的。從氣象學上講,某一團空氣從地面升到高空,每升高1000米,溫度平均要下降6.5℃;相反,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的時候,每下降1000米,溫度約平均升高6.5℃。這就是說,當空氣從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就會升高20℃以上,會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產生“焚風”的原因。  
焚風”在世界很多山區都能見到,但以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的洛磯山,原蘇聯的高加索最為有名。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裏,白天溫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乾燥,經常發生火災。強烈的焚風吹起來,能使樹木的葉片焦枯,土地龜裂,造成嚴重旱災。 
焚風有時也能給人們帶來益處。北美的洛磯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不要多久,積雪會全部融化,大地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把它稱為“吃雪者”。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所以原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乾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風”。
在我國,焚風地區也到處可見,但不如上述地區明顯。如天山南北、秦嶺腳下、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大小興安嶺、太行山下、皖南山區都能見到其蹤跡。


焚風
焚風Föhn wind)是出現在山脈背面的乾熱風,焚風往往以陣風形勢出現,從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山脈都有類似的風,在各個地方它也有不同的名字。

名稱

焚風這個名稱來自拉丁語中的favonius(溫暖的西風),德語中演變為Föhn,主要用來指阿爾卑斯山的焚風。此外在世界各地對類似的現象還有類似的地區性的稱呼,比如在智利安第斯山脈這樣的焚風被稱為帕爾希風(Puelche),在阿根廷同樣的焚風被稱為Zonda,美國洛磯山脈東側的焚風叫欽諾克風(Chinook),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被稱為聖安娜風(Santa Ana),在墨西哥被稱為倉裘風(Chanduy)。此外在其它許多地區還有許多不同的稱呼。
布拉風是一種類似焚風的冷風,布拉風的名字來源於克羅埃西亞蒙特內格羅愛琴海岸。

理論

熱力學理論

按照熱力學理論焚風與其它風一樣是由於氣壓不同而形成的,山背風面的氣壓低。在迎風面空氣上升,溫度乾絕熱下降(隨氣壓的下降溫度下降,熱量不散發),這個下降速度約為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攝氏度。當氣溫下降到露點時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在這種情況下空氣繼續上升就開始進入濕絕熱降溫的過程了。在這個過程中水不斷凝結出來,而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100%。這個過程中氣溫下降的速度為略小於0.6度/100米,接近0.5度/米使得溫度相比沒有焚風的時候下降來得緩慢。以至於焚風會使在足夠高的山頂上出現相對高溫的情況。凝結出來的水在山的迎風面形成,假如空氣繼續不斷上升會產生。從山的背風面看上去可以看到山脊上形成一堵雲牆,而它的後面則是藍天。假如焚風非常強的話,也有可能將降雨區帶到背風面。
在山脊背後空氣開始下降,按照這個理論空氣下降的原因是山兩邊的氣壓差。在下降過程中空氣隔熱升溫(隨氣壓上升而溫度上升,不吸收熱),但由於空氣的相對濕度隨溫度上升而下降,這個升溫過程完全是乾的,沒有水蒸發的過程,因此升溫的速度是1度/100米,比空氣在迎風面上升時要高。同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不斷降低,造成了乾燥的熱風。

熱力學理論的缺陷

熱力學理論非常形象地解釋了焚風形成的原因,因此它也常常被列入教科書中。但是這個理論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

  1. 有時焚風在迎風面沒有形成雲或降水的情況下也會形成
  2. 有時迎風面上升的空氣並不是在背風面下降的空氣,有時迎風面上升的空氣甚至會流回。

此外熱空氣下降也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事。

動力學理論

雖然空氣是氣體,但是有時空氣也顯示出液體的特性。在許多情況下空氣中會形成大氣波。大氣波是許多不同的力,比如大氣壓力差、科里奧利力引力阻力相互影響造成的。在許多大氣不穩定狀態下會有大氣波產生。今天對焚風的解釋主要是一個流體力學的動態學理論。

福祿數

最好的焚風的解釋是一個三維的流體力學模型,在這個模型里山谷起一個重要的作用。山谷造成的橫向的壓縮對於焚風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
在這個模型中福祿數F是一個關鍵的數據。這個數體現出一個流體系統中慣性力與重力之間的關係。

  • F=1的流體稱為臨界流,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地形波的可能性非常高
  • F<1的流體稱為亞臨界流,氣流無法越過障礙物
  • F>1的流體稱為超臨界流,氣流沒有大的震蕩就可以越過障礙物
  • 亞臨界流里的慣性力占支配地位,在障礙物前流體升高,流速降低,流體的動力能轉化為勢能。流體越過障礙物後勢能又迴轉為動能,流體的流速沿障礙物向下加快
  • 超臨界流里流體在障礙物上方被壓縮,流體的流速因此加快,它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在越過障礙物後它的動能迴轉為勢能

假如氣流獲得足夠的加速度,以及阻擋氣流的障礙物足夠大,所以氣流被足夠強地壓縮的話,那麼本來的亞臨界流可以變成超臨界流,在障礙物的背風面這個超臨界流就會以極高的速度衝下山坡。衝下山坡後它會遇到山坡下本來處於亞臨界流的氣流,從而又轉變為亞臨界流,這個轉變是一個斷續過程,在超臨界流和亞臨界流之間會造成激波。這個激波現象實際上每個人都觀察到過:水龍頭裡的水高速衝擊到面盆里後會以超臨界流的方式向四方沖流,這個沖流是相當平的,其中幾乎沒有漩渦。但是衝到了一定的距離後它會遇到周圍的亞臨界流流體,造成一個幾乎圓形的激波,這個激波里有非常激烈的漩渦。大氣里的氣流也是這樣的。不同的是,水流在從超臨界流過渡到亞臨界流時會將其動能施放為熱能,而氣流則保存這個動能,將它轉化為內能。刮焚風的時候可以測量到與上述水龍頭的例子相似的漩渦,說明在刮焚風時地確有超臨界流存在。

駐波

山等地面障礙物可以在大氣中導致地形波。地形波是一種重力波。假如在高空有比較密集的氣流(比如因為山的影響),它們會受重力影響下沉,由於慣性的作用會下沉到周圍空氣比它密集的地方,這樣它會受浮力上升,又由於慣性的作用上浮到周圍空氣比它疏散的地方,再次下沉。這樣的地形波的三維形狀不變,但波內的氣流是在不斷流動的,因此它是一種駐波。

缺口動態

缺口動態是焚風中的一個關鍵元素。假如一座山脈的山脊到處一樣高的話,那麼這個問題是一個二維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有強的焚風的山脈比如卡斯凱德山脈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通風的山谷。假如氣流的福祿數不足以使得氣流越過山脊的話,那麼氣流會通過這些山谷流過。
今天的焚風是這樣的:一開始的時候在山脈的兩側和周圍的氣象條件是一個幾乎平行的逆溫氣象。一個低壓靠近山脈的一側(背風側),開始吸引山脈這一側的地面冷空氣,並通過山谷吸引迎風側的地面冷空氣和山上的熱空氣。山谷里的氣流速度不斷提高。假如低壓的吸引力足夠強的話,那麼在山谷周圍遲早會形成超臨界流,山谷對氣流的壓縮更加加強這個效應。很快山谷里的氣流就達到了其最高速度。上方的熱空氣也被吸引下沉,在背風的山坡上會形成超臨界流。這個效應不斷向山脊擴展,最後整個山脊上都會形成超臨界流。焚風從山谷開始,擴展到整個山脊。
降雨
降水不是焚風的必要條件,1984年發表的一個統計表明,在阿爾卑斯山脈10%的焚風沒有降雨伴隨。

對人的影響

焚風氣候往往會導致心臟和血液循環疾病以及其它疾病如頭痛等。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4%9A%E9%A2%A8&variant=zh-tw"

在台灣颱風侵襲時,「焚風」現象常屢見不鮮。焚風之定義至難,因一般颱風侵襲時例多有雨,溫度略在27-28°C之間。故當溫度突增至34℃以上時,已可稱為「焚風」,因空氣乾燥故,甚易肇生農業及果樹等之災害。

一、容易肇生「焚風」現象的颱風路徑及流場舉例
圖1a為1994年道格(Doug)颱風路徑圖。圖中附有花蓮、台東、成功發生焚風時之颱風路徑位置所在。圖1b為1994年道格颱風東部發生焚風時之氣流場示例。迎風面在山脈西側,而山脈東側則為該時(8月7日19Z,即8日03地方時)焚風發生之分布情形,以溫度值表出(見斷線)。

二、山脈東、西兩側各地焚風發生現象之時間剖面圖
圖2所示即為1994年道格颱風過境之時,山脈東側自北向南各氣象站焚風發生時之時間剖面圖。紅色區表最高溫度達34℃以上出現之時間及範圍。圖中並繪有溫度露點差(T-Td)曲線,以虛線表出。該次颱風成功溫度有達38.1℃,破該地歷年溫度最高紀錄。藉該圖配合颱風路徑可預報出焚風發生之時間、區域及強度。

三、各地焚風發生之客觀預測圖
1. 各地焚風發生時,颱風所在位置及強度客觀決定圖
圖3a即為台灣東部之成功發生焚風時之颱風位置及強度(以Vmax表出)分布圖。因並非颱風在該區域,某地即會發生焚風,而需有颱風之強度相配合(見圖中數字)。由圖並可見有兩種焚風現象,其一為「內圈」內之焚風(「內」「外」圈之圖可參見路徑篇之圖28)。焚風發生時颱風中心係在山脈同側,且極靠近 該測站(見圖3a),「外圈」焚風即一般因氣流過山,出現在山脈背風面之焚風(如圖3a有寫「外圈」之處),颱風中心距測站位置為較遠。
2. 各地焚風發生時,焚風發生之強度預測
圖3b所示即為成功發生焚風時之焚風強度客觀預測圖。該「點」處之溫度值,即示颱風中心在該處時成功可能發生焚風之強度。
上述圖3a與3b均係根據1940-1996年共12次顯著焚風(Tmax≧34℃,T─Td≧10℃)之歷史颱風個例作出。

四、侵台颱風「流型」與焚風發生之預測
所謂「流型」請看上述「路徑篇」之圖27圖28。焚風就是發生在「流型Ⅲ」「爬山流」情形之下者。因先有「爬山流」,方有「背風面」的「下坡流」所造成的「焚風」。
圖1a為1994年道格(Doug)颱風路徑圖
圖1b為1994年道格颱風東部發生焚風時之氣流場
圖2所示即為1994年道格颱風過境之時,山脈東側自北向南各氣象站焚風發生時之時間剖面圖
圖3a為台灣東部之成功發生焚風時之颱風位置及強度(以Vmax表出)分布圖
參見路徑篇之圖27

什麼是焚風?

  1. 什麼是焚風?

顧名思義,焚風有著像火一樣又乾又熱的特性。這是一種出現在山脈背面,沿山坡往下吹的乾熱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

衛星圖像顯示在台灣上空出現焚風效應。當時該區普遍吹東北風,在台灣東面出現雲層,而台灣西面則晴空無雲。菲律賓也出現相同現象。(衛星雲圖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多用途輸送衛星-1R)
  1. 焚風是怎樣形成的?

這是由於潮濕的空氣越過高山後,出現下沉運動造成的。當氣流遇山受阻時,便會被迫上升。由於溫度會隨高度上升而下降,當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水汽便會達到飽和並凝結成雲雨。空氣中所含水份相應減少。當空氣翻過山脊,順坡沿山背下降時,這團變得乾燥的空氣便會出現增溫的情況。由於空氣較乾,溫度會上升得較快。這便形成了又乾又熱的焚風。
  1. 焚風在什麼地方較常見?

焚風在世界很多山區都會出現,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的洛磯山、中國的天山和秦嶺等。
  1. 焚風對我們的影響?

除了帶來較乾較熱天氣,焚風很多時會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焚風由於其熱和乾燥的特性,能使植物枯死,土地龜裂,有時甚至引起森林大火。焚風亦能使山雪融化而造成雪崩或洪水氾濫。